“张大姐,这个链接可不能点,搞不好就泄露银行卡信息了!”9月16日,松兹街道文明实践所门前广场上,妇联志愿者小江正拿着手机,给围坐的老年居民演示虚假链接的识别技巧。国家网络安全周期间,松兹街道妇联以“网络安全为人民,网络安全靠人民”为主题,开展“她守护”特色宣传活动,用居民听得懂、用得上的方式,筑牢网络安全防线。

线下“沉浸式”防护。此次线下宣传主打“场景化互动”,除了在小区内开设“网络安全专题宣讲会”以外,还着力打造了“网络安全体验区”,模拟诈骗分子常用的“冒充客服退款”电话现场播放,志愿者扮演“骗子”与居民实时对答;手把手教会居民关闭手机“位置共享”、“APP权限过度授权”等风险设置;删除一些可疑APP等。
线上“指尖”课堂。松兹街道妇联每日定时推送“网络安全小贴士”,内容以短句、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呈现,并联合辖区内短视频爱好者,拍摄“反诈小剧场”,由工作人员和居民一起出演“刷单被骗”、“虚假投资”等真实案例,转发到各居民群及朋友圈,扩大宣传覆盖面。
长效守护。“网络宣传不是一阵风,我们要建立长期有效的守护机制。”松兹街道妇联主席徐珍介绍,后续将从三方面推进工作:一是定期开展“敲门送安全”行动,重点走访独居老人、单亲家庭等,上门指导网络安全设置;二是与辖区内2所学校合作,定期开设网络安全小课堂,“家校社”联动开展网络安全实践活动,强化家庭防护意识;三是建立网络安全反馈快速通道,在社区开通专属反馈入口,居民遇到可疑链接、诈骗信息可随时上传截图咨询,汇总居民反馈的高频问题、新型诈骗手段,让守护更精准。(通讯员:程琼)


打印
关闭